×

搜索

搜索站內資源

夏天湯水食譜|中醫推薦必飲4款消暑去濕氣去水腫湯水+養生法

夏天湯水食譜|中醫推薦必飲4款消暑去濕氣去水腫湯水+養生法

夏天湯水食譜|夏至是在今年的6月21日,是北半球一年當中白晝最長的一天。正如人們常說的「熱在三伏 」,夏至一到就開始進入最炎熱的時候了,此時人體的陽氣達到最旺,五臟火熱內盛。中醫推介了4款夏天湯水,有助清熱消暑、祛濕及去水腫!


夏天湯水食譜|中醫推介+養生法 在二十四節氣中,夏至與冬至相對,同為陰陽轉化的重要日子。

至,有極的意思,夏至代表著自然界的陽氣升發到極至,當日是一年當中日照時間最長的日子,平均氣溫超過28度。

所謂夏至一陰生,夏至過後日照時間就會逐漸縮短,不過炎熱的天氣仍然會持續至小暑大暑。 夏至養生法 夏至時節氣候炎熱出汗多,容易出現全身困倦乏力以及頭痛頭暈的癥狀。人的消化功能也相對較弱。

飲食宜清淡要多食雜糧,多食酸味以固表,多食鹹味以補心。不宜多吃冷食,貪多會寒傷脾胃。西瓜、綠豆湯、烏梅小豆湯,雖為解渴消暑之佳品,但不宜進食過多。

夏季運動最好選擇在清晨或傍晚天氣較涼爽時進行,不宜做過分劇烈的活動,若運動過激大汗淋漓,會傷陰氣也損陽氣。如運動出汗過多可適當飲用淡鹽開水。不能立即用冷水沖頭、淋浴,否則會引起寒濕痹證、頭痛等多種疾病。

注意消化系統健康 夏至時天氣炎熱,出汗增多,此時人體的陽氣會趨于身體表面,身體內部尤其是消化系統反而較弱,臨床上腹瀉、嘔吐、胃痛、積滯等等各種消化系統問題明顯增多,所以此時更應避免因天氣炎熱而進食過量生冷食物及凍飲,煎炸、肥膩等難消化食物亦應減少,避免增加脾胃負擔,飲食應以清淡、容易消化為宜,亦可適當食用各種瓜類及蔬菜。

三伏天灸,增強體質 「春夏養陽、秋冬養陰」是傳統中醫的重要養生原則,夏至後逐漸進入三伏天的階段,此時可以借助自然界旺盛的陽氣,進行天灸治療以增強體質,對于鼻敏感、哮喘、腸胃功能失調、容易感冒等虛寒性病癥均有療效,建議接受天灸療法前先諮詢中醫師意見,以判斷體質狀態是否適合進行天灸。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