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索

搜索站內資源

自我檢測6種大臉類型:老化型、脂肪型這樣分辨,有效瘦小臉方式全不同

自我檢測6種大臉類型:老化型、脂肪型這樣分辨,有效瘦小臉方式全不同

拍照會不自覺得想托腮遮臉?合照的時候會自動往後躲在朋友後面?妳是不是也擔心在照片呈現上自己會變成可怕的「大餅臉」?如果少了濾鏡跟手勢,圓滾滾的臉到底該如何解呢?馬上來聽聽皮膚科醫師張瑋庭怎麼說吧!許多人可能一聽到瘦小臉,都以為選擇醫美方式是最快、最有效的,但張瑋庭醫師表示關于「瘦小臉」能選擇的醫美療程,每個人其實都不相同,比如「國字臉」和「嬰兒肥」,此部分的臉型是屬于按摩、微整形無法妥善改善的類型,這時適合諮詢整形外科,而像是「咀嚼肌」則是能夠過注射肉毒桿菌改善,還能同時改善動態紋、針對皺紋進行加強緊緻,想要改善大餅臉之前得先知道自己是哪一種「臉大」類型,下列也提供6種供大家自我檢測,以及各自瘦小臉的招式。

「臉大」類型1:嬰兒肥

第1種常見的臉大類型是先天性的「嬰兒肥」,也就是脂肪類型。有些人天生臉部脂肪就比較豐富,臉看起來較飽滿,讓人看了就有想捏的衝動,就像剛出生嬰兒的臉蛋澎澎肉肉。如果妳也是屬于這種臉大類型,張瑋庭醫師建議可以先透過臉部按摩來消除臉上的脂肪。

張瑋庭醫師解釋,因為脂肪型嬰兒肥是屬于先天性因素的一種,很難透過單純的減肥、減脂而有顯著的改善,若想透過醫美手段可參考「口內取脂」的方式取出多餘的脂肪,從根本解決問題,直接讓臉頰脂肪減少。

「臉大」類型2:骨骼型

第2種常見的臉大類型為「骨骼型」,因為骨骼的生長往往是基因遺傳,所以此種也屬于先天性的因素,例如:因上下顎骨頭較寬,讓臉部整體看起來較大、較骨感,像是常聽到的方型臉、國字臉,就算臉上沒什肉,也會因為骨骼撐起來的關係而看起來臉大。雖然這種天生的上下顎骨頭問題很難透過醫美改善,除了藉由髮型做修飾,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削骨手術」,不過這部分手術較復雜、需全身麻醉,療程時間也較長,須謹慎評估。

第3種常見的臉大類型為後天性的「老化型」,人類隨著年齡增長,肌膚的膠原蛋白難免會逐漸流失,進而出現皮膚鬆弛、下垂、長皺紋等問題,最常見的像是法令紋變深、變明顯等。然而,除了膚質表面的改變之外,年紀增長脂肪也會慢慢位移堆積在下半臉,于是就會讓下巴的輪廓線越來越不俐落,甚至讓臉看起來變大、變寬。老化型多半是因為膠原蛋白的流失,張瑋庭醫師建議先透過補充膠原蛋白緩解老化的情形,像是天然食物、保健食品補充。

此外,老化型臉大還可以透過醫美的「電波拉皮」或「音波拉皮」改善,前者電波拉皮是從皮膚表層由外而內進行加熱,可以精準深入到肌膚深處的SMAS筋膜層,同時輔助增生膠原蛋白,可治療皮膚鬆弛問題,達到全面緊緻輪廓;後者音波拉皮是運用聚焦式超音波的方式,在不傷害到皮膚表面的情況下傳遞能量到SMAS筋膜層,以刺激筋膜層收縮達到拉提效果,在細小部位具有優勢。

「臉大」類型4:脂肪型

第4種常見的臉大類型為「脂肪型」,不過和前述天生的嬰兒肥略有不同,這邊說的脂肪型是指後天肥胖導致,比如在體重不斷上升的過程中,導致臉部的脂肪堆積和下巴自然地臃腫,是造成臉變大的原因之一。這類型的大臉其實最好處理,最直接的改善方式就是先減脂,透過每天規律的運動與健康的飲食控制,體重下降後,自然臉也會跟著瘦下來。

「臉大」類型5:咀嚼肌肉型

第5種常見的臉大類型為「咀嚼肌肉型」,平常比較喜歡吃較硬的食物,或是在睡覺有磨牙習慣,就很可能是因為咀嚼肌過于發達而導致臉看起來變大。若是因為咀嚼肌肉發達而臉大的話,建議平常要減少吃過硬的食物,避免需要用力咀嚼的機會,且需注意咀嚼時得平均分配嘴巴兩邊的次數,比如讓一口食物在兩側分別咬約20下。同樣地,也可以再透過臉部按摩和延伸放鬆臉部肌肉。

此外,大家最想知道的醫美「肉毒瘦小臉」,張瑋庭醫師解釋,注射肉毒桿菌素可以達到肌肉萎縮的效果,其原理是藉由阻斷神經末梢釋出神經傳遞物質,讓神經無法支配肌肉、汗腺等而使肌肉呈現放鬆狀態,也就是說肉毒桿菌素主要治療的是「動態表情紋」,肌肉萎縮後可以減少肌肉收縮張力而改善紋路,1次注射效果約可維持4~6個月。需注意的是,施打肉毒桿菌主要是針對肌肉,因此如果不是咀嚼肌發達的臉型,可能無法達到想要的效果,因此建議先向醫生諮詢討論,再對癥下藥。

「臉大」類型6:水腫型

第6種常見的臉大類型為「水腫型」,同樣也是隨著年紀增長,新陳代謝逐漸變慢,容易導致體內多餘水份無法排出,若是前一天睡眠不足或吃了太鹹的食物,可能就會有水腫問題,不過這種臉大類型的情況通常比較短暫,只要注意睡前不要喝太多水、不要吃過鹹、早上臉部按摩消腫,或是補充一些利尿效果的飲品、攝取含鉀的食物即可改善。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