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索

搜索站內資源

打桌球常見的運動傷害和處理方法

新聞部落 2023/01/26

打桌球伴隨著運動量,稍有不慎就會受傷,受傷之後如何處理呢?快來看看打桌球容易受傷的地方以及養護注意事項,學一些妙招。

01 腰背部損傷

在打桌球時,腰背部隨著球拍的揮動要完成前屈、側彎、旋轉等動作易造成腰部肌肉損傷。桌球運動損傷以腰背部為最多,約佔全部病例的三分之一還多。

主要癥狀:

腰背部酸痛、沉重,運動中及運動後癥狀明顯,腰背部勞累後癥狀加重。

預防及治療方法:

1、打球前一定要做好腰部的準備活動。一般活動腰部2-5分鐘即可。

2、損傷較輕:一般指局部軟組織或韌帶輕微損傷。減少活動或者停止活動;適當做些按摩、拔罐、遠紅外照射、貼膏藥等,一般5-7日可愈。嚴重損傷:指腰部軟組織或韌帶撕裂、小關節明顯錯位或者腰椎間盤突出等。需要絕對臥床休息,在執業臨床醫師指導下系統治療。

02 肩關節損傷

桌球運動是以肩關節的活動為基礎的運動, 在桌球運動中提拉、扣殺、削球等動作,上臂需反覆內旋、外展,如長期大量運動或急性損傷時都可能造成肩袖損傷。

主要癥狀:

損傷後的肩痛,其次是肩部活動受限制,肌肉痙攣和肌肉萎縮。

預防及治療方法:

1、打球先「預熱」。是運動前首要的選擇。講究張馳有度。一般來說,打桌球1-2小時後,就應休息15分鐘左右。

2、使用護具。防護為了避免運動損傷,可以使用各種護具,如護腕、護膝等,並科學地增加運動量。

3、注意勞逸結合。不要「平時不打球,一打就兩三個小時不放手」,這樣很容易使肌肉局部負擔過大,從而發生運動傷。

4、肌肉拉傷後,應立即停止運動,並在痛點敷上冰塊或冷毛巾,切忌搓揉及熱敷。多發生在踝、膝、腕關節的扭傷,經冷敷處理24小時後才可用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中成藥。

5、肩關節損傷後,主要表現為肩外側疼痛,向頸部、上臂部放射;肩外展或做肩從外旋迅速內旋的鞭打動作時、在扣殺時,疼痛會加重;肩部外展時疼痛明顯。急性肩部損傷,要適當休息,減少肩部活動量,適當做肩部柔韌性練習。還可以局部進行理療、針灸、按摩、中藥外敷或痛點封閉等。

03 三角軟骨盤損傷

桌球運動時進行的推擋、反手攻球、反手快拉、快撥、反手弧圈球,使下尺橈關節趨向分離,牽扯三角軟骨盤而造成肩袖損傷。

主要癥狀:

旋轉前臂時出現腕關節小拇指側疼痛,腕部無力感、彈響、交鎖。預防及治療方法:前提是明確損傷原因,減少運動量,必要時固定制動、局部封閉、理療、按摩,嚴重時需經手術治療。

04 髕腱末端病

桌球運動時除了上肢運動,步法也很重要,長期大量的運動或者不恰當的運動可能會導致膝關節勞損、疼痛。

主要癥狀:

膝關節痛,痛點在髕尖或髕腱處,半蹲、跑跳、上下樓時加重。

預防及治療方法:

調整運動量,加強下肢肌肉訓練,佩帶支具保護,按摩、理療。

05 跟腱腱圍炎

跟腱是人體最大的肌腱,近端是腓腸肌、比目魚肌的肌腱,遠端止于跟骨後下方。桌球運動因為需要不停的移動步伐,扣殺等動作時還需以足踏地發力,所以若運動量較大時,可能會造成跟腱局部損傷,出現跟腱腱圍炎甚至跟腱斷裂。

主要癥狀:

最初感覺跟腱在運動前後疼痛,準備活動後疼痛多可消失,如繼續重復損傷動作,癥狀加重,以致走路甚至不負重的屈伸踝關節時也出現疼痛,晚期跟腱常出現棱形腫大。

預防及治療方法:

減少運動量,局封,慢跑、理療、手術治療。

06 肱二頭肌長頭肌腱腱鞘炎

肱二頭肌是上臂前方的重要肌肉組織,桌球運動中反覆的提拉、扣殺、削球、弧圈球等動作,上臂前方的肱二頭肌必須進行反復收縮才可發力,長期大量運動後易造成此疾病。

主要癥狀:

一次致傷或慢性病變再傷時,在受傷當時即有疼痛,隨即疼痛加劇,肩關節活動明顯受限,疼痛部位多在上臂前外側。

預防及治療方法:

如有出現早期冰敷患處減緩疼痛,後期可通過按摩、理療、外用藥物等方法處理,如出現脫位應及時到醫院處理。

更多運動相關知識,請多多關注粉絲團「運動大聯盟」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