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索

搜索站內資源

新生兒有沒有必要「剃胎毛」? 你的觀念最好更新!

新聞部落 2023/04/28

在新舊交替的時代,育兒觀念也會存在諸多分歧,並且讓人左右為難。

就拿給新生兒「剃胎毛」來說,這是一種非常古老的傳統,在我國許多地方仍然一直保留。

老輩人信誓旦旦地認為:剃了胎毛後,對孩子的頭髮更有好處。年輕人卻不以為然,不知道是否有科學根據,但不照做又擔心影響孩子的頭髮。

事實的真相究竟如何呢?

小楊曾經就處于這樣的糾結中,她的女兒出生後,家中的老人叮囑她一定要在孩子滿月時「剃胎毛」,這樣今後才會擁有一頭漂亮的秀發。

小楊畢竟受過高等教育,知道這種做法不一定正確,但又盲目地相信老人的建議。在半信半疑中,她把女兒帶到理髮室,剃去了原本又黑又亮的頭髮,結果過了很長一段時間,女兒的頭髮才長出來,而且髮質並不比以前好,後腦部位的頭髮更是遲遲未能生長,顯得非常難看。

「剃胎毛」的結果事與願違,讓她對老人的經驗產生懷疑。後來,偶然遇到一個醫生,說起「剃胎毛」的事。

醫生感到好笑:「這能讓髮質變好嗎?根本沒有任何科學依據。髮質關係著遺傳和供給的營養,與是否剃頭沒有關係」。這可謂是一語點醒夢中人,讓小楊對自己的行為感到後悔。

什麼是「胎毛」呢?「剃胎毛」能讓髮質變好嗎?「胎毛」是孩子頭部一層細細的毛髮,胎兒在母體內長到15週左右,就會長出這層毛髮,孩子都會有「胎毛」,這是非常正常的現象。

「胎毛」一般又稀又黃,在孩子出生後就會自動脫落,並且長出新的毛髮,只是在新髮長出的過程中,因為時間或長或短,故而難以被人發現。因此,「胎毛」不需要做特別處理,父母不用特別擔心。

「剃胎毛」又叫剃「滿月頭」,各地有不同的叫法,就是在孩子「滿月」時,把他的頭髮、眉毛全部剃除,重新再長出新的毛髮。

從表面來看,新長出的頭髮可能髮質較硬,同時,顏色變深,所以會給人產生髮質變好的感覺,但是,醫生並不建議給新生兒「剃胎毛」。

這是因為孩子的頭皮非常嬌嫩,相對缺乏抵抗力,一旦在「剃胎毛」時損傷頭皮,容易引起發炎和感染,如果不小心破壞頭部的發囊,不僅會引起脫髮現象,嚴重的還會造成禿頭。由于「剃胎毛」可能得不償失,所以,最好不要「剃胎毛」,而是讓其自動脫落。

「胎毛」也不是絕對不能剃,在一定的條件下,也可以「剃胎毛」。

在什麼情況下,可以給孩子「剃胎毛」呢?

有的孩子出生在夏季,而且出生時就有茂密的「胎毛」,如果長期保留這些毛髮,就有可能出現痱子和濕疹,讓孩子極為受罪,為預防這種現象的發生,可以給孩子「剃胎毛」。

在剃髮時,為了避免傷到頭皮,並不需要把「胎毛」全部剃掉,可以用剪刀把毛髮剪短就行。

排除「剃胎毛」的手段,怎樣才能讓孩子的頭髮變好呢?讓孩子擁有一頭漂亮的秀發,是很多父母的心願。

頭髮除了先天的遺傳,還有後天的營養狀況有關,要想孩子的頭髮變得更美,就得為孩子增加營養,同時,再輔以必要的方法,能達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提供均衡的營養

可從食物入手,在這幾個關鍵時期,增加營養的供給。

⑴在寶媽懷孕後,為增加營養,可以多食用核桃、黑芝麻一類的物質。它們富含高蛋白和豐富的維生素,能提供頭髮生長所需的營養,即便在產後哺乳期也需要堅持。

⑵在孩子可以吃輔食後,可在輔食中添加蛋黃,可以幫助頭髮長好。由于蛋黃中含卵磷脂、膽固醇等,都是人體細胞生長所需要的營養物質,含有頭髮生長不可缺少的成分,可以適量地多吃。

⑶在孩子年滿周歲後,可以在輔食中添加更多的食物。可以多吃海帶、紫菜和黑芝麻等,這些食物很有營養,能改善孩子的髮質。

適當清洗頭髮

可通過給孩子洗頭、做頭皮按摩等方式,讓孩子的頭髮變好。這些方法既能保持頭皮乾淨衛生,又能刺激頭皮,促進頭部血液循環,有利于頭髮生長。

不過,要注意和控制洗頭的次數,並不是洗得越勤越好。由于孩子頭部、皮膚上都有油脂,對皮膚有很好的保護作用,不但可以預防皮膚乾燥,還可防止細菌入侵。

因此,在給孩子洗澡時,建議使用清水,盡量少用那些含有化學成分的洗髮液,並且不要洗去全部的油脂。

相比之下,以上這兩種方法對頭髮的生長既實用,又不會對孩子造成傷害,只要做到這幾點,很快就會見到成效,值得父母採納。

這也表明在新老觀念的糾結中,作為關心和愛護孩子的父母,要相信科學,相信事實,不能再受舊思想的影響,否則讓自己成為一個「笑柄」不說,也影響孩子的顏值。

更多爸媽育兒、生產前後相關知識,請多多關注粉絲團「爸媽大補帖」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