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人到晚年要懂得,這5種「冥冥中」注定的因果,決定兒女會不會孝順你到老!
2024/08/06

ADVERTISEMENT

晚年的生活,應該如何度過?

有人說,養老靠自己,兒女都是索債的人。

有人說,養兒防老,女兒就是小棉襖。

大部分的人都以為,只要手里有錢,身邊有老伴,還有房子,就能安度余生了。

事實上,兒女在養老方面的作用,不能忽視。

要明白,夫妻感情再好,也有一個會先走一步;左鄰右舍能搭把手,幫忙打個電話,但是不能像兒女一樣,拿錢給你花,在醫院守護你;當老人病入膏肓的時候,要如何決策,只能是兒女說了算。

要明白,血溶于水的關系,能代代傳承,是有因果關系的:兒女的人品、行為,和父母的人生,有很大關聯,體現了兩代人的互動。

作家天然癡叟在《石點頭》里寫了一個叫王原的男人,用實際行動體現了孝道,以及家庭的變富,總結起來,有以下幾個特質,值得我們學習、借鑒。

ADVERTISEMENT

01

第一,知書達理,是步入孝道的門檻。

明朝時,直隸文安縣有一個叫王珣的男人,妻子張氏,兒子王原。家有田地百畝。

因為苛捐雜稅,王珣不得不變賣田地,家庭逐漸變窮。按照當地的規矩,只要家里沒有青壯年勞動力,就可以免去一切稅負。因而,王珣一咬牙,就離家出走。

張氏和王原在家,依托剩下的田地,勉強度日。王原八歲的時候,進入學堂,拜白秀才為師。

王原把《論語》《孝經》等背得滾瓜爛熟。他總是想,如今,母親在家,父親不知所蹤,這是不孝的。應該把父親找回來,享受天倫之樂。

試想一下,如果兒女沒有接受好的教育,不知道什麼是「孝道」,就會變成野蠻無理的人,常常做無理取鬧的事情。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ADVERTISEMENT

快訊/下班趕緊回家!10縣市大雨特報,一路下到晚上
2024/08/06
快訊/大雨狂炸信義區「慘積水」,深陷一片黃流,現場人發布最新情況
2024/08/06
唐治平終于接受了事實!領遺體遲到70分鐘 「戴著信物」抵達殯儀館:希望跟媽媽有所連結
2024/08/06
李進良道歉了!失婚4年「合體前岳父胡瓜」自責:我沒照顧好小禎
2024/08/06
天賦只是檀健次的起點,在這些事情面前不值一提
2024/08/06
81歲再當爸!國寶級名師「替2歲女兒辦生日宴」極盡奢華 「聘三保姆貼身照顧」早備好5億教育金
2024/08/06
從千萬遺孀到揣著兩百塊流浪,「林靖恩」十年爺孫戀,到底經歷了什麼?
2024/08/06
「爺孫戀」女主林靖恩偷外賣坐地上狂吃東西,精神狀態令人擔憂!
2024/08/06
領導最討厭這3種下屬,千萬別是你
2024/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