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索

搜索站內資源

桌球是旋轉的藝術,怎麼判斷旋轉,怎樣克服旋轉?

新聞部落 2023/03/06

旋轉是桌球運動中五大要素之一,通過膠皮與球體之間的摩擦產生,它的作用是給對手製造困難,造成對手回球失誤,從而為自己創造得分機會。



1、如何克服來球的旋轉?

首先要正確認識旋轉,樹立征服旋轉的信心: 初學者一遇到旋轉往往被搞得暈頭轉向,心理上就會受到巨大壓力。其實多接觸,多實踐,不斷總結找出規律,掌握旋轉也並非難事。業餘球友在平時練習時,要多接觸發球好的球友,吃什麽球就讓對方發什麽球,防守弧圈掌握的不好,就找弧圈拉的好的球友練習,最好在實戰中體會如何克服旋轉,在有限的時間內有針對性的選擇自己薄弱環節進行練習。


學會判斷來球的旋轉 :對付不同的旋轉應用不同的方法,所以提高對球的判斷能力就顯的十分重要。需要強調一點,對球的旋轉強度上往往很難把握,這一點也是業餘選手中有一部分球友善用的發球變化之一,通俗一點就是即使知道對方發的是下旋,但究竟有多轉,自己估計不足。所以,在旋轉強度的判斷上,大家要提高警惕。

掌握拍形的調節 :一般情況下,遇上旋拍形向下;遇下旋拍形稍後仰;遇左側旋拍形偏向對方右角;遇右側旋拍形偏向對方左角。所謂「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對不同的旋轉方式,要調節好不同的拍形。

掌握發力方向和發力大小的調節 :遇上旋向下發力;遇下旋向上發力;遇左側旋發力偏向對手右方;遇右側旋發力偏向對手左方。來球旋轉越強,觸球瞬間發力要求越高,球拍的擺速越快,旋轉弱些,相應的對發力和擺速的要求就低些。


靠近旋轉軸,減少正面撞擊球 :旋轉著的球,越靠近旋轉軸部位,旋轉速度越小,越遠離旋轉軸,旋轉速度就越大,所以在對付不同旋轉來球時,要根據來球的旋轉和落點,調整腳步移動和拍形角度使球拍盡量靠近旋轉軸心用力,避免正面撞擊球。



怎樣對接發球旋性能和強度進行判斷

1.用排除法判斷上、下旋

即凡是在球拍觸球的瞬間拍面後仰且有向下或側下的動作,就是下旋或側下旋;除此之外一概判為上旋「一族」――「非下則上」 ,因為上旋、側上旋和不旋的接球方式基本相同,它們都可以排除在下旋之外。判斷下旋的強度主要看擊球瞬間的用力和拍面角度的大小,向下用力越大,拍面越後仰,下旋強度就越大,反之則小。容易與發下旋球混淆的動作是發不旋球,它們動作非常相似,區別下旋與不旋球的動作,要看是否有向下摩擦和擊球部位,有向前下的動作,但擊球部位是球的中心,這樣的發球均為不旋或略帶下旋。接側旋球(包括左、右側上側下)時應對著發球方的球拍方向接,筆者總結為:左對左,右對右。即對方右手發左側旋(包括左側上、左側下),就對著對方的右手方接;反之就對著左手方接。也有在右側發右側上、右側下的,但比較少見,多為歐洲選手。

(業餘普遍比較害怕上旋,而且是短上旋正手位或者中路)

2.用標誌法判斷順旋和逆旋

即球拍的正、反面為判斷的標誌物。以右手發順旋和逆旋為例,順旋和逆旋多為下蹲發球,對方用拍的正面摩擦球的右側則為順旋;對方用拍的反面摩擦球的左側則為逆旋;簡言之,「正為順,反為逆」。用球拍的正面由左後向球的右側前下摩擦球即為順下旋;用球拍的正面由左後向球的右側前摩擦球即為順上旋;用球拍的反面由右後向球的左側前下摩擦球即為逆下旋;用球拍的反面由右後向球的左側前摩擦球即為逆上旋。接順旋(順下旋和順上旋)和逆旋(逆下旋和逆上旋)球的方向恰恰與接左、右側旋球相反,對方的拍子在球的右側就向對方的左側接;對方的拍子在球的左側就向對方的右側接。判斷順旋(順下旋和順上旋)和逆旋(逆下旋和逆上旋)的旋轉強度,主要看擊球瞬間摩擦用力的大小。

如果分不清楚選擇,就要通過一兩個接發球去適應,根據這個動作去把這個對手的落點旋轉給標誌好,利于下次接的時候進行預判!(很多業餘做不到,一直停留在想著怎麼接)



2、對自己接發球之外的球旋性能和強度的變化判斷

球在外界的摩擦力作用下,其旋轉性能和強度隨摩擦力的作用方向、力量的大小變化而變化。發球時,相對自己而言,球向內旋轉即為下旋球;球向外旋轉即為上旋球;球向左側後旋轉即為右側下旋;球向右側後旋轉即為左側下旋;球向左側外旋轉即為右側上旋;球向右側外旋轉即為左側上旋。接發球時,球的旋轉方向與自己發球時旋轉的方向正好相反。

3.雙方作用力相等和不等時球旋性能和強度的變化(同類膠皮)

如果你發一個下旋球,對方用和你所發下旋球一樣的力量搓球過來,此球應為不旋球;如果對方搓球的力量小于你的發下旋球力量,此球過來略帶上旋;如果對方搓球的力量大于你的發下旋球力量,此球過來為下旋球。在對搓(削)中,球的旋轉變化為:同等力量變不旋,你大他小稍上旋,你小他大變下旋。

4.對方用不同方式接球時球旋的變化

如果你發一個上旋球,對方用加轉搓或削球接球過來,此球為強烈的下旋球;如果對方推擋過來,則球為稍弱的上旋球或不旋; 如果對方用你發上旋球的同樣力量拉球過來,此球為不轉球,但球速較快;如果對方拉球力量大于你的發上旋球的力量,此球為較旋轉的上旋前衝球。有時雙方在對推中,一方球拍後仰把球推過去,(這種現像多見于初學者)結果造成另一方推球下網,它是初學者的一種無意行為,實質上它就是推下旋球的動作。有時在雙方的對搓中,一方突然搓左側旋或搓右側旋,使另一方搓球出左右邊線,這實質上就是相當于對方發左、右側下旋。



5.對方用新的接發球技術動作對球旋性能和強度的影響(同類膠皮)

如果你發下旋球,對方用「拱」的動作接球過來,此球為上旋球;如果用「輕托」把球接過來,此球帶有稍弱的上旋;如果你發左側下旋球,對方用正手「擰」或「撩」的動作接球過來,此球變為右側上旋球;如果你發右側下旋球,對方「撇」一板,此球過來則變為左側上旋。如果發左側旋,對方接球順勢「摸」一板,球過來帶有強烈的左側旋;若對方「上帶」小提,球過來後向右側拐;如果發右側旋,對方「上帶」小提,球過來後向左側拐。

6.對方用長膠接球旋時球旋性能和強度的變化

長膠與其它膠皮有較大的不同,發球基本上不怎麼旋,但用長膠接球后,其球的旋轉性能和強度正好與反膠和正膠等接球后的性能和強度相反,如用反膠發下旋球, 對方用長膠搓(削)球過來,球過來後彈得較高並帶有上旋;如果用反膠發上旋球,對方用長膠搓(削)球過來,此球變為下旋。如果你用反膠發不旋球或上旋,對方推擋過來,你再推擋,可能下網。如果對方攻球或拉球過來,你用推擋則球下網。總之反膠和正膠的選手對付長膠選手應反向思維。

更多運動相關知識,請多多關注粉絲團「運動大聯盟」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