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索

搜索站內資源

現在很多人學習太極拳面臨一個問題「學不會」

新聞部落 2023/02/12

有多少人覺得太極拳「太難了」「學不會」是因為這個原因

現在很多人學習太極拳面臨一個問題「學不會」,覺得自己在練習太極拳方面沒有天賦的問題。太極拳真的很難學嗎?你覺得太極拳難學,或許只是因為你的身體協調性差,無法很好的控制節奏,從而導致四肢動作不協調造成的。那麼,協調性是天生的嗎?

什麼是協調性?

協調性指一種利用大腦和身體,來流暢、高效、精準完成動作的能力。

它要求身體肌群作用的時機正確,動作方向及速度恰當,動作平衡穩定且有韻律性。

協調性不僅和遺傳、心理相關,和肌力與肌耐力、動作純熟度、身體平衡、柔軟度等也都有關係。

生理學研究結果表明:隨意運動的生理機制是以人腦皮質為活動基礎的暫時性神經聯繫,學習和掌握運動機能的過程,就是建立一定條件反射的過程,也是鍛煉肌力與肌耐力、動作純熟度、身體平衡和柔軟度的過程。

運動條件反射的建立,特別是運動技能的形成,是一個非常復雜的過程,這是因為:參與運動條件反射活動的大腦中樞很多,既有運功中樞,也有聽、視、感覺中樞和內臟活動中樞參與;反射活動不是單一的,而是連續的、綜合的;在條件反射的建立過程中,肌肉的本體感覺起著重要作用,不練習、不模仿、不體會,這種復雜的條件反射就不能建立,沒有多次的練習和多次的重復,運動技能就不能形成。而多次反覆的模仿、體會、實踐,就能加速運動技能的形成。運動技能越鞏固,完成動作時就越輕鬆自如,而且還有利于學習掌握新動作、新技能。由此可見,身體的協調性是可以通過運動鍛煉培養的。

常做什麼樣的運動可以提高身體協調性?

據美國知名運功研究機構調差研究顯示,足球、鋼琴、爵士舞、太極拳等運動在提高身體協調性方面都有著突出的作用,其中太極拳作為一種周身運動,最能提高身體的協調性。

為了練成一個和諧、順調的拳架,太極拳對全身的要求很多,其中包括:

1.以腰為軸與動作協調:在太極拳行拳中,要以腰為主宰和驅使,帶四肢動作。這樣有利于動作的協調,一開俱開,一合俱合,如此上下相隨,行拳才能形成一個整體、一個整勁而不散亂。

2.虛實分明與動作輕靈:《太極拳術十要》中講「太極拳術以分虛實為第一義」。虛實分明,身體就能轉動輕靈,毫不費力;虛實不分,則步履重滯,自立不穩。

3.全身松透與內勁傳遞:太極拳的一個基本要求是全身放鬆,心理狀態要心靜放鬆,呼吸要輕鬆流暢,從頭到腳各關節要放鬆,肌肉要放鬆。作到大松大柔,才能傳遞內勁。

4.用意不用力與內外相合:太極拳運動,以意念活動為核心,動作是在意念引導下完成。內在的意念要與外在的形體動作整合到一起,意念欲打哪裡,動作就運行到哪裡,做到雙向交流,周身一家,達到內外運動狀態的高度協調和統一。

作為一種全身性的運動,太極拳對外形和內涵的這些要求不是互相孤立和分割的,而是相互聯繫相互融合的。練習太極拳只有做到這樣「一動無有不動」,才能達到呼吸自然、中正安舒、圓活完整、連貫協調、輕靈沉著的練拳要求,有效的提高身體協調性。

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統計,全世界有6-8%的孩子有不同程度的肢體協調困難。孩子肢體協調困難,會直接導致孩子自暴自棄,對體育喪失興趣。慢慢就會演變成家長所認為的,孩子在體育、舞蹈、鋼琴等方面並沒有什麼天賦。除此之外,身體協調性差也將直接影響到孩子和老人的安全問題,導致他們在生活中更加容易摔倒。

因此,練習太極拳應該從娃娃抓起。太極拳作為一種全身性的運動強調和諧完美,能有效提高身體協調性,讓孩子在成長中更加輕鬆、自信的選擇自己喜歡的運動和才藝,也能防止老人摔倒,降低老人遭受危險的機率。

更多運動相關知識,請多多關注粉絲團「運動大聯盟」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