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索

搜索站內資源

媽媽給厭學兒子的信:讀書很苦,但不讀書更苦!(值得一讀)

新聞部落 2023/01/12

緊張、快節奏的學習生活,對于大多數的學生都是充滿壓力的。

有的孩子化「壓力為動力」,奮力拚搏,另一些孩子由于各種原因出現了「厭學」的反應,有些是被一次次的考試失利挫傷了自信,選擇了逃避,而有些被外界迷惑,不知「學習到底是為了什麼」,失去學習的目標和動力。

父母是孩子心靈的港灣,他們不忍心孩子就這樣在這重要的時刻沉淪。

親愛的兒子:

前幾天妳發了一個搞笑視訊給媽媽看,還忍不住地喊著他們的口號:「我愛學習,學習使我媽快樂。我媽快樂,全家快樂」。

妳說他們太牛了,喊出了妳們的心聲,說這話時妳的眼中閃爍著渴望。

我曾是孩子,我怎能看不到妳眼裡的嚮往?

我也曾叛逆,我怎能不懂妳的言外之意呢?

或許,是時候和妳談談學習這件事情了。

世界正在懲罰不好好學習的孩子

兒子,妳還記得航航哥哥嗎?

妳曾經羨慕他可以在上課時看漫畫,在晚自習時去外面玩耍,可以忤逆大人不做作業。

當他決定輟學,瞞著家人去外面闖天下時,妳不止一次地有意無意地誇他活得太瀟灑了,像極了武俠小說里的俠客,可以鮮衣怒馬闖天涯。

而妳,空懷一腔孤勇只能在數理化的海洋里掙扎。

只是妳不知道後來航航經歷了什麼。因為沒有學歷,他找不到工作,只好在網咖打游戲、吃泡麵、睡覺。

身無分文的他去理發店做學徒,沒有工資,包吃包住。當家人找到他時,他的手長滿了水泡,有的已經發膿了。

他哭著說後悔了,要回來好好讀書。可是畢竟荒廢了太久,基礎太差,他依然考不上高中,只好早早出去打工了。

真正的生活就是這樣殘酷的,在這個人人拼搏的世界裡,沒有競爭力,註定是要被社會淘汰的。

再給妳看一張圖片吧。

這個男孩叫徐孟南,是2008年大學聯考交白卷0分的考生,當年很多孩子心裡的英雄。

十多年過去了, 提及當年自己的「壯舉」,他說的最多的一句話是:「我後悔了。」

他說:「如果當時有人勸我,我一定不考零分」。

真的沒人勸他嗎?我看未必,只是沒吃過生活的苦,所有的勸就是耳邊風。

十年里,因為沒有學歷,他只好在各種工廠里輾轉,幾乎把所有臟活累活都干遍了。

十年前意氣風發壯志凌雲的他一定沒有想過,十年後他會生活在谷底,一地雞毛。

兒啊,妳日後想過這樣的生活嗎?

妳想穿著筆挺的西裝自信地走進高樓大廈,還是選擇一份工地扛肩的活?

妳想在辦公室里為了一個項目絞盡腦汁,還是想為了按時送一份外賣在雨中奮力奔跑?

媽媽不是說這些靠體力的工作不好,只要靠自己努力生存,誰都值得驕傲。

只是, 媽媽希望妳有能力,選擇妳想要的生活方式。

媽媽可以老實告訴妳。

讀書苦嗎?苦。

讀書累嗎?累。

可是,沒知識的孩子更苦,沒學歷的孩子更累。

妳想一想,比起半夜還在為生存而奔波,現在坐在房間內的挑燈夜讀,哪一種苦,更加苦?

讀書的苦,只有20年。生活的苦,會讓妳苦一輩子。

讀書是人生最容易走的路

兒子,妳是不是經常想那麼努力讀書究竟是為了什麼?

不要著急回答,我們繼續聊聊吧。

我記得妳看毛坦廠中學的新聞時,瞪大眼睛,不可置信地問:「媽媽,他們1年要做5千張試卷,平均一天做13張卷子?!他們是考試機器嗎?」

偷偷告訴妳吧,那樣瘋狂的經歷,媽媽也有過。

媽媽的家鄉是一個貧瘠的小農村,外公外婆都是老實巴交的農民。

當時擺在媽媽面前的只有兩條路,一條是不讀書,回家耕田;一條就是上大學,考出那個村莊。

當年很多和媽媽一樣大的阿姨,都放棄了讀書。我動搖過,可是當我看著那一望無際的田地時,我害怕了,我害怕這種一眼就可以看到頭的人生。

于是我和妳外公說,我想讀書。

我發了瘋一樣地讀書,著了魔一樣地學習。

結果媽媽真的通過考試離開了農村,在城市裡有一份穩定的工作,有能力把妳外公外婆接出來,也有能力給妳更好的生活。

媽媽不敢說讀書就可以出人頭地,可是我想告訴妳, 讀書真的可以改變命運。

對于絕大多數像我們一樣的普通人來說,學習,是最容易獲取核心競爭力的機會,也是最容易改變命運的唯一捷徑。

而大學聯考,無疑是改變命運最低的門檻。

努力也未必會成功,但它一定有意義。

只有努力學習的孩子,才有機會去沖破階級的枷鎖,有資本去改變自己的命運。

白巖松先生說過:不讀書,妳拿什麼和別人拼?

妳想過嗎?等妳長大後,妳拿什麼和別人拼?

書會變成妳人生的籌碼

前陣子,妳看完《少年的妳》後對我說,易烊千璽真的好厲害啊。

我知道他是妳的偶像,因為喜歡他,妳偷偷地學跳街舞,妳甚至還希望當千璽一樣的明星。

可是兒子,妳知道嗎?千璽除了跳舞好、拍戲棒,他還是去年中戲的雙科狀元。

在拍戲時,千璽特意請了老師補習功課。趁著來返于片場和休息的時間,他會在車上復習英文。等戲拍完了,他還會接著學習到深夜兩點多。

在距離大學聯考的50多天,他退掉了很多演出。每天5點多起床,除了一日三餐,其餘的時間都在復習。

或許妳疑惑了,明明千璽那麼厲害了,為什麼還要讀書上大學呢?輕輕鬆鬆做一個大明星不好嗎?

《小歡喜》里方一凡也有這個問題,童文潔的回答讓我印象很深刻:

「就算當明星也得有文化,也得學習。

現在更新換代多快啊,妳沒本事誰還記得妳。」

《生活大爆炸》中,謝耳朵的女朋友艾米扮演者馬伊姆·拜力克,更加坦白地回答:至少夢碎後還能有事可做。

現實生活中的她可是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神經生物學博士。

發現了嗎?有知識、有能力的人眼界更開闊,越能發現自身的不足和無知。而那些天天高喊讀書無用的人,自以為了不起,卻一文不值。

對于讀過書的人來說,知識不僅是一紙華麗的學歷或是可供誇耀的人設。

內容未完,請按「第2頁」繼續閱讀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