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談到孩子的教育問題,大家都是一套一套的道理,習慣性地給孩子定下「規矩」,不許撒謊、不許打人、不許這、不許那。
但是在真正的真實生活世界裡,那些我們所認為的妥協及默許,其實都是在與教育原則 「對抗 」。萬萬沒能想到的就是,總讓那些家長「省心」事「帶壞」孩子,後果沒能來得那麼及時,但是危害的可怕程度不及所想。
尤其是下面幾種家長常見的迷惑行為,大部分家庭應該都可見,而家長卻毫無意識。
1、用 「電視 」哄孩子
大部分家長發現,看電視時的孩子特別安靜,聚精會神地看電視,給家長一種乖寶寶的「錯覺」。給孩子看電視,家長是真得省心、輕鬆,但卻是在「毀」孩子。家長很輕鬆,結果卻把孩子給害了。
日本某研究組表示兒童期裡孩子的語言能力與其觀看電視的時長成反比。著名德國兒童心理學曾用實驗證實兒童的想象力及創造力的匱乏受看電視的時長影響。約翰·梅迪納神經學專家指出: 7歲以下的孩子的注意力問題受看電視的影響很大。因此那些喜歡用電視或手機帶娃的家長們要注意了,可不能拿孩子的 「健康 」換一時的 「自由 」。
2·一哭鬧,就選擇妥協
我承認自己是個非常易妥協孩子的母親,孩子一哭就心軟,對孩子的哭幾乎是零抵抗力。比起我,老人更是容易妥協孩子的一切,滿足孩子一切的 「無理要求 」,是中國家庭老人帶娃的 「通病 」。
不要以為孩子小還不懂事,其實他們小腦瓜靈光得很,如果哭鬧能他們「得逞」一次,那麼他會將這招運用得淋漓盡致,只要自己要求得不到滿足就開始使用此辦法。一次又一次使得他可以蔑視規則,遇到問題的辦法就是 」耍混 「,甚至是通過旁門斜道以達目的。
在如此嬌慣環境下長大的孩子很容易出現問題,性格變得無理蠻橫,自私自利,狹隘的心胸只顧考慮自己的感受。一般遭受拒絕,便出現惱羞成怒,甚至走極端以威脅對方。教育家教導過的一句理即:教育不分事小,事事皆為育人。
在孩子的教育問題,其實就是事事積累的成長,教育要放在日常生活中,不能忽略件件小事,妥協多了不知道哪一次就是最後一根稻草,底線的突破只有零次和無數次。給孩子有了突破零次的機會就會有無數次!
更多爸媽育兒、生產前後相關知識,請多多關注粉絲團「爸媽大補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