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明白這個問題,我覺得我們要看一下汽車發展的歷史了
汽車從發明至今已經有一百多年的歷史,1885年,德國工程師卡爾·本茨制造了第一輛汽車,它的動力很小只有0.85馬力,傳動系統也很簡陋,車速很慢,并且沒有設計制動系統。
也就是沒有剎車!
所以我們如果把時間軸拉回那個年代,可能就沒有這個問題了,畢竟當時沒人規定汽車一定要有剎車啊,更何談那只腳控制剎車呢?
從根本上來講,我們現如今形成了這樣的右腳管「剎車+油門」的規定,是歷史發展的一種「習慣」導致的,本質上是一種人們的共識!
那麼為什麼會形成這種共識呢?
這里需要提一下離合器的發展:剛剛說的,卡爾·本茨發明的第一輛汽車,它沒有離合器。也就是汽車的速度和發動機的轉速是一樣的,導致駕駛員必須通過手動控制點火器和氣門來控制汽車的速度。這樣的操作之繁雜可想而知。
而到了1894年,離合器的概念首次出現。弗朗西斯·沙特勒發明了一種離合器,它可以將引擎與傳動系統分離,從而使駕駛員可以方便控制汽車的速度。而與之匹配的是一種兩速手動變速箱。這個變速箱也是由弗朗西斯·沙特勒發明,它使用齒輪來調整車輛速度。
進而形成了離合器+油門+剎車的經典組合。
那麼為什麼是左腳離合,右腳剎車+油門呢?
這就與手動檔汽車的控制方式有關了。在使用上和設計上,我們可以發現如下特點:
離合和剎車是合作關系,可以踩剎車的同時踩離合,這樣就把汽車切換到了空擋上面。離合和油門,也是合作關系,經常要同時踩踏離合和油門踏板。
離合和油門經常要相互配合同時操作,特別是起步和換擋的時候。但是剎車和油門的關系,是對立關系。剎車時降低、控制和停止汽車,而油門是開動、加速汽車,兩者的作用完全相反,只能二選一,「有我無他」。
合作關系,就需要左右腳配合同時踩下,又由于大多數人都是右撇子,右腳更靈活,就將更繁雜的「剎車+油門」組合分配給了右腳。
慢慢的,百年的汽車發展史下,這樣的經典操縱方式就固化到了人們的思想和習慣中去了。
所以現在所有的車都是右腳油門+剎車。
那麼話說回來了,是不是可以左腳油門,右腳剎車呢?
我覺得,當然可以了。不過現在設計的汽車,并不適合你這樣操作。因為兩個都太靠右,從人體工程學來講,這樣駕駛,時間久了,會很疲勞。
那麼,會不會有整車廠設計出來這樣的汽車,原來的離合的位置是剎車,從而形成左腳剎車,右腳油門的開車方式呢?
上面的問題,理論上可以,但是實際幾乎沒人會這麼干!因為費力不討好,而且還危險!
最大的問題就是:這樣操作,反人類!
更重要的是,反人類(習慣)帶來的危害,不是你想的那麼簡單。
其實,并不是沒有人向右腳「剎車+油門」這樣的駕駛方式發出挑戰,就比如特斯拉「單踏板模式」!
特斯拉的單踏板模式是一種特殊的駕駛模式,它允許駕駛員通過控制加速踏板來實現車輛的加速和減速。在這種模式下,當駕駛員踩下加速踏板時,車輛會加速;而當駕駛員松開踏板時,車輛會利用動能回收系統進行減速。這種設計簡化了駕駛操作,使得駕駛員可以通過單一的踏板來控制車輛的加速和減速。
其實特斯拉是有剎車踏板的,只不過很多老司機,形成肌肉及以后,會在很多緊急情況下誤認為現在的踏板就是剎車,發生很多離奇事故。
上面只是列舉了很少的例子,想找還能找到更多,背后都是血淋淋的教訓。其實,特斯拉一度很堅持自己的單踏板模式,希望能教育用戶使用。在汽車程序設置上,一度也是強制使用,也就是用戶不可選。
但是隨著更多的事故的發生,特斯拉于23年5月23日發布OTA召回升級,此次OTA升級后強制單踏板(能量回收制動模式)成為了歷史。隨后,少見特斯拉「幽靈剎車門」再現。
所以,既然先人已經帶領我們形成了右腳油門+剎車的汽車文化,為什麼要去改變呢?而且改變的后果并不是我們可預知的。
所以現如今的汽車產品,駕校教練,都是設計成了右腳的方式,并且不去改變這個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