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只為了片刻的歡愉,其實不必付出很大代價。
現在大家的生活水平都提高了,信息渠道也很廣,誰也不差那1200,甚至有的人靠自己的雙手就能得到幸福。
朋友的小舅,其貌不揚,游手好閑,兜里沒錢,身邊卻女人不斷,他的方法很簡單,就是嘴勤一點,走在街上,或者在網上,多問問,問十個總能遇到一個愿意跟他交往的,甚至還有人愿意給他花錢,鬧矛盾了他也不哄,分手了就再找,也沒打算結婚。
真正要付出了高代價的,大概是那些想挑個理想對象終身買斷,并實現這份歡愉背后的原始價值——繁衍后代的人。
當你在一個狹小的范圍里的熱切期待一個預定的結果,并且還有人跟你競爭的時候,代價就會變得特別昂貴,這是符合市場規律的現象。
這就像買房,在國外的普遍認知是,買不起房子可以租房,一輩子算下來比買房便宜,一樣可以遮風擋雨,還更加自由靈活。
但在中國,很多人就是寧可負債,加班,吃泡面,掏空六個錢包也要買。
還有一種心理,就是執著于買奢飾品的人,他們是為了追求品質和實用嗎?他們想花了大價錢換取的不過是廣告營造的所謂榮譽感。
因為很多人生而平庸,他們找不到人生目標,也沒有能力擁有專屬于自己的精彩,于是不甘平凡的他們就按照別人定義的成功概念來努力。
別人說有房才算成功,他們就去節衣縮食的買房,別人說娶妻生子才算圓滿,他們就算去借錢出高價彩禮也要娶媳婦。
等他們終于實現了這些「人生大事」,成為「成功人士」后,馬上就會義務加入「宣傳小組」,強化這種「成功理念」,鞏固自己的「成功地位」。
之前那些嘲笑楊麗萍、張宏民沒有孩子人生失敗的小丑,多是屬于這個行列里的人,他們能獲得幾萬的點贊,也是社會的悲哀。
我的一個朋友很有生意頭腦,賺了一些錢,也有很多業余愛好,但他不太善于跟女孩子交往,也覺得買房子沒必要,就在自己的公司附近租了一個環境不錯的公寓。
本來他的生活挺愜意的,卻總有人嘲笑他是單身,父母親戚也各種催婚。
迫于壓力,他經人介紹他找了個在別人眼里各方面條件還算體面的女朋友,處了一年沒少花錢,終于可以談婚論嫁了,結婚女方家里開口要了60萬彩禮,丈母娘還要求全款買個學區房。
幾經溝通,對方態度強硬,不同意就別結婚,無奈之下他只好把本來要用來擴大經營的300萬資金拿來結婚,結果錯過了一個風口期。眼看著同行的生意做得風生水起,身邊美女不斷,自己不僅事業停滯不前,每天面對柴米油鹽和妻子的抱怨,也有些迷茫,自己現在到底算不算「成功」呢?
他也經常會不禁感慨,終究還是把自己活成了別人。
人生的歡愉方式其實有很多,只不過有一些不是你愿意付出代價就能擁有的。所以只有你自己了解這種快樂,別人無法理解,也不愿意承認,因為他們如果肯定了你們這些小眾的成功,自己那種爛大街的成功方式豈不是被你比下去了!
所以,男人為什麼會為了片刻的歡愉付出那麼大的代價?
因為這份歡愉的成分里,除了快感,還有虛榮和迎合,這才是最貴的東西,因為這些不是你一個人能決定的,還有很多人要參與意見,人一多了,事情也就變得復雜了。